Website logo

「智慧的探索」公开讲座系列——林汉明教授

2019年4月1日

「实验室的科技很先进,但我们亦不能忽略农民们在土地上遇到的实际问题……因为在大地面前,人类亦要变得谦虚。」

中大大豆研究中心主任、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汉明研究大豆基因多年,致力为各地农民培植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大豆品种,同时为全球粮食危机出一分力。尽管掌握基因密码,他始终认为单凭人力难以扭转大自然的规律。身为新亚书院校友的他,更认定「天人合一」为他的治学态度,让他的大豆与大自然周旋共融。

一颗大豆牵引他走到甘肃高原、南非旱地乃至「大豆大国」阿根廷等地。林汉明教授于4月1日以「大豆研究:一段从实验室到农田科研之为题,主讲第三场「智慧的探索」公开讲座系列。讲座吸引超过200名中大师生、校友、中学生及公众人士出席,全场气氛热烈。林教授除了与听众分享他进行科研工作的心路历程,于演讲后更与主持人作交流,并解答现场观众的提问。


 

大豆奇遇三部曲——这是大豆科研队伍的航行(撰文:林汉明教授)

豆品厂的豆腐与豆浆、「开门七件事」之一的豉油、日式料理中的枝豆、味噌与纳豆等……上述食品全都来自同一种含丰富蛋白质的豆科植物,且同时是笔者20多年的主要研究对象——大豆。

大豆其实不只是食品,它同时可用于畜牧业饲料、医药和工业原料、以及生物柴油等。科学家更关心大豆的共生固氮能力,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并转化为有机物,减少因大量使用氮肥而产生的污染。笔者的主要工作便是从大豆基因组研究出发,培植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大豆品种,再将技术带到盐碱和干旱土地,藉此增加农产,同时改善当地土壤条件。

  • 中大林汉明教授以「大豆研究:一段从实验室到农田科研之旅」为题,主讲第三场「智慧的探索」公开讲座系列。

第一部:大豆回家

故事缘起于20年的一个承诺……

大豆源自约5,000 年前的中国,经航运传至美洲,并在当地茁壮成长,反过来成为今天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农产品。笔者在1997年回到母校中大任教后,结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邵桂花研究员,她毕生从事中国大豆耐盐的田间实验工作,惜受年龄和当年实验条件所限,始终无法获得大豆耐盐基因。我接手大豆研究工作时,承诺会完成她未圆的心愿,更将项目定名为「大豆回家」,意即将高水平大豆研究带回它的故乡。

大豆可分为「野生大豆 (Glycine soja)」及「栽培大豆(Glycine max)」两种。尽管两者同源,惟野生品种生长于自然环境,保留了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,至于栽培品种则在农田栽种,长期受农民悉心照顾,久之被驯化成农作物,丧失许多耐逆基因。所有生命现象皆受基因控制,因此基因组多样性决定生物多样性。笔者的研究工作,便要证实野生大豆拥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增加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。

我们的团队在2010年完成31个野生及栽培大豆品种的全基因组测序,揭示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在基因组上的差异,获《自然遗传》(Nature Genetics)杂志刊登为封面故事。连同我们的研究在内,当年尚有另外两篇美国及韩国团队的重要研究论文发表,成为日后大豆基因组研究的基础。我们亦首次将中国大豆研究,推向世界前沿,实现「大豆回家」。

  • 讲座吸引超过200名嘉宾出席,全场气氛热烈。

第二部:从实验室到农田

尽管手执基因密码,但始终属象牙塔内的数字游戏。我认为科学知识的最终目标应要落地应用,于是改变研究重点,着力将基因组数据解读成有应用价值的资讯。在2014年,我们成功获得野生大豆耐盐基因,兑现当年对邵教授的承诺,同时为田间应用迈进一大步,成果在《自然通讯》(Nature Communiations)杂志上发表。

利用这项基础科学成果,我们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国宏研究员合作,着手进行基因籂选,找出含有耐盐基因的大豆品种,并在干旱土地测试田间表现。最后成功培育出三个新耐逆大豆品种,供西北地区农民使用,成功从实验室走到农田。

  • 林汉明教授与中大校友郭志仁先生(左)及学生李家乐小姐(右)交流。

第三部:从中国到世界

香港是国际城市,我们的科研亦应面向世界。团队最近刚完成全球首个高质量野生大豆参考基因组,成果在《自然通讯》(Nature Communiations)杂志上发表,补充了以往只依赖栽培大豆参考基因组的不足。参考基因组好像一把尺,给其他大豆研究提供一个标准。科学无疆界,我们期待这项成果能为世界大豆基因研究提供重要讯息,为大豆改良和应用带来突破,俾益可持续农业发展。

很高兴我们的大豆品种已在中国西北落地生根。笔者亦成功与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关系,让香港的大豆科研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。

  • 讲座结束后,林教授特别与参加讲座的中学生合照留念。

承传

正如其他科研项目,大豆研究是依靠不同世的科研人员锲而不舍的努力。从实验室到农田,从中国到世界,从科研到教育,我们要承传的,不单是自然科学的知识,还有人文科学的价值。种植的工作和育人的工作,都需要汗水的灌溉和不懈的耕耘。收获有时、迷惘有时、喜乐有时、沮丧有时。但当我们能站到更高的位置来观察,将会看见更广阔的天空。或许陶渊明的诗更能表达笔者的心情:「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」

 

原文于2019年4月19日《信报》教育版刊登


 

[ 讲座足本重温 ]

[ 讲座相片 ]

[ 新闻稿 ]

[ 更多公开讲座 ]